廊坊市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大城县完城村遗址实际是汉束州故城,平舒故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 https://m.39.net/pf/a_5197602.html
河间、束城、完城位置距离图

大城县人民政府网站文物古迹篇载:完城村汉参户故城遗址,年,经考证完城古城遗址即《水经注》中的汉参户故城。年,汉参户故城被廊坊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确定为参户故城的依据为《水经注》引用东汉应劭《风俗通义》所载:平舒县西南五十里有参户亭,故县也。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,根据详实史料,认为大城县完城村遗址实际是汉束州故城,平舒故城应在今青县东空城。

1、大城县完城遗址非参户故城遗址,实际是汉束州故城。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(~)的《太平寰宇记·卷六十六·河北道十五·瀛州》载:束城县,东北六十五里,旧二十一乡,今五乡。本汉束州县,属渤海郡。《续汉书》:“属河间国。”今县东北十四里有束州故城,即汉为理所(衙署,办公处所)。西晋移束州于城南三十五里。魏明帝孝昌二年(年),复理汉故城。高齐天保七年,省,并文安。隋开皇中,置束城县于今理,因束州为名。按《四夷县道记》云:“其束城故城今有三重县城,周五六里,故州外城周约二十里。”迄今宛然不改。《太平寰宇记》明确记述了距离束城东北十四里有束州故城,就是汉朝时的县治,方位、距离都与现在河间市束城镇和大城县完成村完全吻合。北宋时,束城县隶属瀛州管辖,瀛州东北六十五里,与实际也相符。因此,完城遗址是汉束州县治故址准确无误。

《太平寰宇记》关于束州故城的记载

2、今青县木门店就是西汉参户故城。唐代李吉甫的《元和郡县志》载:参户故城一名木门城,在长芦县西北四十里。南北朝末期顾野王所编《舆地志》载:中有大树,故名木门。

《太平寰宇记》关于木门店的记载

宋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木门古城在县(长芦县)西北四十六里,参户侯陵在县西北三十六里,高一丈。废长芦县州(旧沧州)西北四十四里,本汉参户县。明《一统志》卷二载:木门城在旧沧州(此谓当是沿用《大元一统志》旧称,因元代沧州州治曾在年迁往长芦,年又迁回今旧州)西北四十六里,中有大树,名木门,故名。春秋卫侯弟鱄出奔晋,托于木门即此。汉置参户县于此,亦名参户城。按《汉参户》中的0.83换算,四十六里正是木门店位置。另据《沧县志》载,长芦故城在州(今沧州市区)北十里,《元和郡县志》中得40里,有可能沿用前朝长芦故城而言,所以明《一统志》才有了46里的新说。《汉参户》引用《青县地名资料资料汇编》称:参户故城,荡然无存。《青县地名资料资料汇编》是当今所编,唐朝的《元和郡县志》及明朝的《一统志》应该更有说服力,在没有确定平舒故城位置时,不能过早下木门店非参户故城的结论。

青县木门店距离东空城及沧州距离示意图

3、《水经注》载:平舒县西南五十里有参户亭,故县也。此为《水经注》引用东汉应劭《风俗通义》上的文字。应劭(约—年),东汉学者,著有历史地理学方面的专著《风俗通义》。按应劭生活的年代,他所言是对参户故城及平舒故城地理位置最有效的证据。

东汉时期东平舒、完城、束州位置图(完城为加注)

既然完城村不是参户故城,青县木门店是历代地理史书正确记载的参户故城。那么汉代东平舒故城在哪里呢?按东汉应劭所云:平舒县西南五十里有参户亭。以此推论,汉代东平舒故城应该是今青县东空城遗址。青县东空城村,座落在黑龙港河东支与西支之间。东空城的古迹由来已久。相传宋朝杨家将杨延召英勇善战,深通谋略。与北国辽邦韩昌大战取胜,为前远计,欲在此修屯粮聚草之城池,当时曾考虑地下港河下游,恐遭水淹。意不决,一道人至求见杨元帅,愿为修城奠基石,可避洪水,有水涨地升之动。延召听其言,用其奠基石历时一年许,竣工。但因宋朝国库空虚,终未屯草积粮。曰空城。流传至今。水涨地生,历次洪水,不没村基。以上这些只是村民的传说,没有官方的史料做支撑,只能当趣闻,实不能入志。因为此地确是北宋时期的宋辽边界,所以就和杨六郎拉上关系了,哪知道它可能是更遥远的汉代遗址呢?在没有保护性的挖掘考古之前,还不能下定论,但按史料分析,其为汉东平舒城的可能性最大。

青县东空城遗址

根据以上史料分析,加之史料上标明的距离,得出以下结论:大城县完城村为汉束州县故城,青县木门店为汉参户城,推断青县东空城为汉东平舒城故址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